垃圾分類管理督導不力,黃埔魚珠街對某物業頂格處罰1萬元
發布時間:
2019-08-27
來源:
作者:
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主體責任落實不力,三次發出責令限期改正仍未整改,日前,黃埔魚珠街執法隊依據相關規定,對某物業服務公司開出10000元罰款的行政處罰。據悉,這是魚珠轄區開出的首張單位罰單。
據了解,魚珠街執法隊、環衛站對垃圾分類不力的單位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28份,立案查處1起,個人違反生活垃圾分類條例被處以行政處罰的案件3起,起到了良好的震懾和推動作用,有效促進轄區36個單位、生活小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走上正軌。
屢次整改不力,頂格查處
8月13日上午,魚珠街執法人員對金碧世紀花園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情況進行檢查時發現,小區多處垃圾桶的廚余垃圾與其他垃圾混裝。
執法人員對該小區世家物業公司發出《詢問通知書》,要求其攜帶有關匯報材料來執法隊接受調查處理。
據了解,在7月4日、7月23日的兩次督導垃圾分類工作中,執法人員先后向該物業發出《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但整改工作收效甚微。
魚珠街執法隊認為,世家物業落實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督導不力,違反了《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條例》相關規定。8月20日,魚珠街執法隊依法處以10000元罰款的頂格行政處罰。
據介紹,魚珠街對物業公司督導垃圾分類工作不力不是一罰則過,而是多管齊下督導落實整改,力促該小區32棟住宅20000多人積極參與垃圾分類投放工作,爭取早日步入垃圾分類樣板小區的行列。
個人亂丟亂放罰200元
日前,市民小李將廢棄的菜譜、淘汰的破舊餐桌丟棄在魚珠街錦田花園小區外面的中山大道旁,未按規定投放至附近的垃圾桶和大件物品臨時回收站內,被巡查中的魚珠街執法人員發現。
據介紹,執法人員依據相關規定,對小李開出了200元的罰單。據悉,這是廣州市對個人違反該條例開出的第一張罰單。
今年魚珠街還對另外兩個將生活垃圾混合偷倒在社區的行政相對人分別處以200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垃圾分類貴在堅持
依托“互聯網+”智能垃圾分類設備、完善的分類收運系統,以及嚴執法,魚珠街垃圾分類的觸角,已延伸至駐街企業以及各個生活區。其中,瓦壺崗社區錦田花園小區,還被納入廣州市垃圾分類樣板小區之列。
在錦田花園,和常見的垃圾箱不同的是,這里的垃圾投放箱為全封閉式設計,是魚珠街于2017年引入的“互聯網+”智能垃圾投放設備——吶吉島。其有大“島”和小“島”之分。大“島”有14個細分箱體,回收可回收物;小“島”有兩個細分箱體,回收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錦田花園垃圾分類指導員熊克付是吶吉島的守“島”人,也是一名堅定的垃圾分類支持者。據他介紹,早在2013年,錦田花園就參與廣州市垃圾分類,撤走樓層內的垃圾桶。
經過6年堅持不懈的宣傳和行動,下樓定點定時分類投放垃圾已成為小區上千戶居民的生活習慣。“不管是住得近的,還是住得遠的,家家戶戶都會自覺把垃圾分類打包,來這里丟垃圾。”
在魚珠街,針對坑頭、和貴、東福新村、鶴林苑等暫無條件安裝固定大“島”的生活區,魚珠街還推出了流動收運垃圾的妙招。據了解,魚珠街是黃埔區首條引入流動收運車輛的街道。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何瑞琪 通訊員 余巨瀾、崔小遠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張曉宜
相關資訊
2019-08-25